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共建共享全国文明城市 > 工作动态

始终坚信文字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
— —记安徽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获得者桂媛

阅读次数: 作者:记者 钱雪梅 信息来源: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7-31 08:47
[字体:]

日前,安徽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入选作品名单揭晓,由市委宣传部选送的作品《直播间内的传承人》上榜,成为葡京国际官网首个获此殊荣的网络类作品。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由省委宣传部主办,每五年评选两次,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最高综合性奖项。这部作品由葡京国际官网网络作家桂媛创作。近日,记者走进桂媛家中,和她一起回望她的文学创作之路。
  立志成为一名作家
  桂媛与文字的缘分,要从她上小学时说起。“那时候每天和两个小伙伴结伴回家,大家约定好轮流讲故事。可轮到我时,总是结结巴巴说不出来。”谈起最初的文学启蒙,桂媛讲述了一段难忘的童年故事,“讲不好,那就写下来吧!然后多读读。”就这样,桂媛爱上了阅读,一颗文学的种子在她心底萌芽。
  2000年,一直钟情于文学的桂媛填报了中国戏曲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,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。四年大学时光,她经常泡在图书馆里,把京剧的韵味、元曲的婉转、话剧的张力、影视剧本的节奏一一研究个遍,并乘着网络兴起的东风,开始在“榕树下”等网络平台投稿。2004年毕业后,因为专业比较冷门,桂媛一直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,最终只能加入上海的一家游戏公司做策划,给虚拟世界里的侠客写台词。2005年,为了生计,她又辗转深圳创业,开起淘宝店卖珠宝,指尖划过的不再是稿纸,而是冰冷的键盘和打包的胶带。
  直到2008年,因为父亲腿部受伤需要人照顾,桂媛决定回池州创业,专门在淘宝重新开店售卖家乡茶叶。“人活着,得挣钱过日子,也不能丢了心底的热爱。”桂媛说,那些年,白天她是穿梭在茶叶堆里的店主,选茶、称重、打包,回复客户消息,最红火时还办起了6000平方米的茶厂。夜深人静时,她又成了一名网络小说写手,坐在电脑前写到凌晨两点多是常有的事,然后同步将内容更新到淘宝论坛,她笑着说,“这种‘工作狂’式的节奏并不觉得累,因为我喜欢。”
  令人意外的是,这部小说在淘宝论坛连载后,成了爆款。“那时写这部小说,主要是想给自家茶叶店引流。”桂媛没料到,那些在深夜台灯下敲出的文字,会在陌生的网络世界里掀起波澜。读者在后台催更的消息像雪片一样飞来,很多出版社和出版公司也主动联系她,表达了想要出版的意愿。2011年,这部作品被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,命名为《半颜倾城》,首印一万册,后期又多次加印。此后,这部作品又在多个网络平台霸榜,这让桂媛更加坚定了要走文学写作的道路。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
  2015年前后,桂媛开始全职写小说。这些年,她尝试过古装、武侠、言情、历史、科幻等多种题材。其中,《狼桃花》在咪咕平台点击量曾高达5600万,长期占据榜首。但那段时间,她总觉得自己活在虚拟世界里。
  “早期写小说就像造梦,一门心思想把读者拉进无法自拔的虚构世界。”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世界观的沉淀,桂媛渐渐觉得,“人不能只忙着造梦,得让作品接上现实的地气。在现实的土壤上讲好故事,才能传递出真正的文化价值。”2019年,她的创作方向正式转向现实题材。
  此后,桂媛写出了不少扎根生活的作品:《渡红尘》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,《电商时代》反映电商行业的发展变迁,《一缕荷香醉万家》描绘山乡的巨大蜕变,《烽火谍情》则以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为原型、再现谍战风云… …
  此次获奖的《直播间内的传承人》,正是一部聚焦现实、传承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的作品。“以前写戏曲,总觉得带着沉重感。国潮兴起后,我发现传统文化也能很轻快。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能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直播间‘活’起来呢?”她想让读者明白,传统艺术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它能在直播间收获点赞,更能在年轻人的生活里扎下根。这部20万字的作品,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讲述了女老生与男旦通过直播传承京剧的故事,于2023年完成创作。上线后还拿下2023年铁血中文网现实题材征文二等奖、2025年首届北京市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。
  对于此次入选,桂媛坦言有些意外,“或许是因为当下大家对国潮文化、传统文化越来越关注,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。”谈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她有着自己的见解,“传统的东西要传下去,就得跟上时代,贴合年轻人的喜好,不断推陈出新。”
  这些年,桂媛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提升,也一直忙着挖掘池州本土的文化宝藏。她常和贵池区作家协会的同行们一起走进乡村,找老人拉家常,搜集村志村史、姓氏文化、家族故事。在她看来,很多年轻人离开了家乡,村里的文化之根面临消逝的困境,“抢救这些历史,能让大家知道‘ 我从哪里来,我的根在哪里’,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。”
  相信文字的力量
  桂媛始终坚信文字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,这也是她笔耕不辍的初心。走进桂媛家,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她的书房。占据了两面墙的定制书柜里,书籍层层叠叠、琳琅满目。在这里,她与文字对话,耕耘创作。
  “我不是天赋型作家,每前进一步都靠点滴积累。”桂媛坦言,为打磨一部小说,她经常购置成堆的相关书籍,摞起来的高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身高。在她看来,写作是一场“输入”与“输出”的循环,只有先如海绵般吸收知识,才能向外流淌出动人的故事。
  作为自由职业者,桂媛的自律远超常人。在没有特殊事情的前提下,她总是雷打不动地坚守着三段写作时间:上午8点至11点、下午2点至5点、晚间8点至11点。每日6000字的更新是常态,高峰时一天能完成万字创作。
  在外人看来,她是令人羡慕的作家。但背后打磨文字的辛苦,只有她自己知道。然而,即使每年会有十几万字的废稿被束之高阁,也从未动摇她对文字力量的信仰。她说:“每本书都是一颗种子,终会在读者心中生根发芽。”
  事实上,她的很多小说都得到了读者的正向反馈。小说《槐树花开》让辍学者萌生返校念头,也为迷茫者指引方向;《二分之一次初恋》聚焦女性容貌焦虑,让不少读者卸下心理包袱;《半颜倾城》则勾起人们对敦煌的向往,有人甚至写下五六千字的长评倾诉感悟。“只要有一位读者愿意看我的书,我就会一直写下去。”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桂媛对文字的热爱。
  如今,桂媛正潜心创作以“傩戏”为核心元素的新作。她突破传统叙事模式,为这项古老艺术注入新的符号意义。“我的故事里,每一张傩面具都代表一种超能力,戴上它便拥有相应的力量”。她希望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轻松风格,让池州傩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。
  多年来,桂媛创作了17部长篇小说、多部短篇小说,出版6部作品,累计写作超600万字,作品点击量破亿。她还荣获五次省级奖项,入围两次省级比赛大奖。其本人也身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安徽省网络作协理事、贵池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位。
  “党的十八大以来,葡京国际官网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‘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’的方针,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。”桂媛说,“ 未来,我将以葡京国际官网文化思想为指引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努力写出更多既能引发读者共鸣,又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,为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贡献绵薄之力。”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关闭×